研討會

略過巡覽連結首頁 > 研討會
推文:Plurk Twitter
點閱次數:7180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2014/11/17

「愛傳福音」宣教研討會 心中有台灣也有耶穌

宣教150週年慶典系列之一

作者/林佳靜報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為慶祝2015年宣教150週年,自2014年11月10至12日在新竹聖經學院,舉行「愛傳福音」宣教研討會,有超過190位各中區會牧長、及各事工委員會代表參加。

 總會傳道委員會幹事蔡南信牧師表示,凝聚長老教會的宣教方向是宣教研討會的目標,此次以「福音的本質」及「台灣過去、現今處境下之福音宣揚」為專題,期望引領教會重新釐清福音以及看見教會現況,進而在16個工作坊中凝聚宣教方向與展望。

台南神學院院長王崇堯牧師

福音本質的再思

 專講一,首先由台南神學院院長王崇堯牧師闡釋福音的本質。王牧師說,向人們宣揚上帝國的來臨,就是耶穌基督所傳福音的本質。特別是耶穌在拿撒勒會堂所宣告的禧年信息,就是上帝國內涵的最佳詮釋。傳福音,並不是停留在個人生命及心靈的解放而已,而是會進入到社會中、挑戰社會風氣及價值觀,甚至福音也會帶來革命,是以和平、非暴力為手段,轉化整個國家,成就上帝的國度。

 王崇堯牧師說,以色列人以「出埃及事件」作為整個民族尋求解放的歷史意義,舉凡被擄巴比倫、彌賽亞思想、馬加比革命到耶穌的降生,都會以「出埃及」的歷史意識,來做為民族的認同。

 王牧師指出,在以色列歷史中,猶太人雖然期待彌賽亞來臨,但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如同法利賽人漸漸屈服或逃避現實,有的人像愛色尼派主張和平的社會主義,也有人主張以武力抗爭來促成上帝國的來臨。有學者認為,耶穌基督所傳上帝國的福音,並不是教導人逃避政治性的抉擇,反而是採取「社會平等」的立場,以建立新的國家認同。

 王崇堯牧師說,耶穌並沒有採取武力,而是以非暴力抗爭的行動,宣告:「上帝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呼籲人民應從自我改造做起,跟隨耶穌背十字架,放棄「種族仇恨」,真實體會上帝國福音的意涵,進而進行一場結構性及人類本質的革新運動,使人類恢復上主形像,使上帝國完全降臨在地上。

 王牧師強調,長老教會最了不起的地方是「有台灣又有耶穌」。在長老教會150年來的宣教史中,致力於醫療傳道、社會救濟、伸張土地正義,追求性別平等、族群平等、爭取人權及促進台灣主體意識等,以形塑國家的認同。與其他宗派不同的是長老教會所堅持的是「價值的競爭」。

 王崇堯牧師認為,台灣存在有「族群問題」及「國家認同」問題,除非台灣教會致力於族群間「社會平等契約」的建造,才有可能衍生出「台灣新國家」的認同,就像所有出埃及的各族群與迦南原住民一樣,願意成為一個新的國家,被稱為「以色列人」或「台灣人」。

 他期勉眾人,信耶穌要超越歷史的意識,透過聖靈的臨在,進行個人的改變及社會集體的轉化,不再自我中心,而是活出愛的理想,不求回報,才能在台灣做出美好的見證。

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鄭仰恩牧師(左)

台灣過去、現今處境下之福音宣揚

 專題二,由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鄭仰恩牧師、玉山神學院神學研究所所長Namoh Ising(那莫赫.逸幸)牧師及台南林子內教會的蕭瑞巧牧師,回顧台灣平地及原住民的宣教運動。

 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鄭仰恩牧師表示,在台灣早期的三波宣教運動中,都是由加爾文傳統的教會扮演推動的角色。第一波是荷蘭改革宗教會(Dutch Reformed Church)在殖民情境中對平埔族進行宣教與教化;第二波是英國和加拿大長老教會宣教師分別從南北兩路設立宣教區,並成為引介現代化的先鋒;第三波,則是由剛成立並帶有本土自立特質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普世宣教運動及社會關懷方面展現巨大能量。

 他也感謝許多英美加宣教師自1960年代起,勇敢為台灣人發出先知的聲音,成為民主政治發展的先鋒,但他們也為此被驅逐出境、拒絕居留,如美國衛理公會的唐培禮和唐秋詩夫婦、美國長老教會的韋禮遜、美國歸正教會的嘉偉德、萬益士,以及英國長老教會的彌迪理等牧師。

 鄭仰恩牧師指出,台灣教會目前遇到的危機是「中產階級」的基督徒坐在自己的舒適圈裡。他認為最重要的宣教精神就是願意走出去,走出舒適圈,跨越邊界,離開自己的位子。

 鄭仰恩牧師說,福音有兩個門,一個是路加之門(醫療傳道、辦學校、社會福利),一個是腓利之門(直接傳福音)。初代教會的宣教可說是多元且豐富的。鄭牧師認為,宣教需要的,是能夠感動台灣人民的服事,一定要回應來自「土地和人民的需求」,要去做「別人不做或沒有人要做的事」。鄭仰恩牧師也同意許多牧師提到未來的宣教工作主軸是「心靈陪伴」的工作,但他也提醒要持續去關注那些造成心靈受創傷的結構性因素,也就是要進行社會改造與轉化的工作。若要投入宣教,教會要關注自身的「防弊」工作,必須進行教會組織與體制的更新與再造。

玉山神學院神學研究所所長Namoh Ising (那莫赫.逸幸)牧師

原住民處境下的福音宣揚

 玉山神學院神學研究所所長Namoh Ising (那莫赫.逸幸)牧師表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即將滿150週年,原住民從太魯閣族群設立第一個教會開始已有90年,阿美族也有100年的歷史,1946年9月溫榮春牧師受孫雅各牧師之託,設立「台灣聖書學院」,後來成為玉山神學院。為了迎接原住民宣教60週年的到來,原住民宣教委員會特別於2013年11月28、29日召聚歷任總會原宣幹事舉行「圓桌會議」研討現今原住民處境下的福音宣揚。

 那莫赫牧師說,參與「圓桌會議」的前後任幹事們看到都市宣教、產業發展與土地正義、傳統文化及教育傳承等困難。圓桌會議指出,過去都市宣教較著重在勞工及就業等關懷,但卻較少關注大專生。這群原住民大專生畢業後,大部分不會留在山上,而是在平地就業。許多原住民青年到了都市,因為語言適應的問題,就參與其他宗派教會的聚會,使得原住民青年流失,族群母語與傳統文化有漸漸消失的危機。有學者認為,要解決原住民的宣教困境,要先確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神學與信仰,及針對原住民文化的再認識與聖經的詮釋上下功夫。

台南林子內教會蕭瑞巧牧師

教會宣教的契機

 台南林子內教會蕭瑞巧牧師則以大量圖表和數據來說明台灣社會及平地教會宣教的處境。她指出,台灣身分地位不明、長期受中國威脅,貧富差距大、人口高齡化、現代人精神壓力大、最近食安、公安問題等問題層出不窮。教會內部也面臨組織與制度管理及動能失落、信仰根基淺薄、教會信徒老化、年輕人流失、都市教會和偏鄉教會也發展失衡。

 雖然台灣面臨許多危機,但蕭瑞巧牧師認為危機正是教會福音宣教的契機。她認為長老教會福音宣教的機會,要回歸聖經真理的教導、可以從心靈陪伴做起,社區宣教也可以成為福音事工的主力。

 1995年蕭瑞巧牧師從台南神學院畢業後,委身在林子內教會工作,至今已20年。蕭瑞巧牧師說,林子內教會位在路的盡頭,可以說比原住民的地方還要原住民,教會所在的社區有26%是66歲以上的老人家。當她看清楚教會的處境,就從松年團契做起,設置老人社區關懷站,再漸漸帶入讀經、禱告、讚美和靈修的事工,每主日禮拜就是門徒訓練的時間。等教會的兒童及新移民的孩子慢慢長大,如今都已投入參與教會的服事。

台北中會淡水國語教會蕭聰穎牧師認為,地方教會應放開心胸幫助都市原住民。

都原宣教需要平地教會共同協助

 關於都市原住民宣教的問題,也是眾教會關注的焦點。台北中會尊賢教會康進順牧師建議,為解決原住民在都市設立教會資金不足的問題,或許都原教會可考慮加入平地中會,由平地中會成立原住民事工部。賽德克區會總幹事徐月風牧師也建議平地教會可考慮聘請原住民牧者,在長老教會體制下,應該不分平地與原住民。

 台北中會淡水國語教會蕭聰穎牧師表示,1985年初,淡水國語教會曾協助許多寄居在北部的布農族兄姊成立布農團契,後來轉為佈道所,逐漸成長為支會,最後歸屬布農中會淡農教會。蕭牧師認為,地方教會應放開心胸幫助都市原住民,神給的恩典是豐盛有餘的,應該讓肢體健壯起來。

 因為平地的租金很貴,有原住民牧者希望平地教會可以提供聚會場地,讓原住民可以下午聚會。目前台北中會原美教會、新竹中會僑愛教會及彰化中會白沙教會等加入平地中會的都原教會,皆有穩定的發展。

 16個工作坊包括,兒童、銀髮族、新移民、社青、婦女、社青及監獄事工牧養策略,還有關於部落產發模式、職場宣教、夥伴教會、心靈關顧、福音與文化宣教策略、區域宣教聯盟、國內外短宣隊等宣教策略分享。參加的牧長踴躍提出觀點,將做為未來5年長老教會推動宣教方向的參考。

在處境中宣揚福音

 在閉會禮拜中,總會總幹事林芳仲牧師也特別向眾牧長報告好消息。曾有出版社老闆找他,願意奉獻一千五百萬,提供給十間教會,做為課後陪讀事工之用。

 林芳仲牧師說,50年前的台灣與現在不同,在國內面臨少子化、老化及城鄉失衡問題。在國際上,中國與越南、菲律賓、印度都存在著緊張關係,但台灣人卻受害。

 林芳仲牧師以約書亞記24章22-25節,約書亞帶領以色列民在上主面前再次立約的關係指出,在台灣今日的處境宣揚福音時,應該學聰明的童女時常有預備。以基督的心為心,才能在這個世代做見證。

 宣教150週年慶典系列研討會還有兩場,12月29-31日舉辦「關心台灣」宣教研討會在高雄中華電信訓練所、2015年2月2-4日舉辦「成為忠僕」宣教研討會在新竹聖經學院。

七星中會和平教會曾昭瑞牧師分享校園服務學習宣教策略

高雄中會三一教會王子豪牧師分享「中小型教會短宣隊模式」

台北中會永光教會周信榮牧師分享「都會區兒童牧養與宣教策略」

客家宣教中會美濃教會潘智豪牧師分享「鄉村新移民的宣教策略」

東部中會懷恩教會李文裕牧師分享「監獄宣教與牧養策略」

台南中會後甲教會周信典牧師分享「婦女的牧養與宣教面向」

台中中會草屯教會李世昌長老分享「探訪組織管理與社區心靈關顧模式」

台南中會富強教會蔡政道牧師分享「社青的牧養與宣教策略」

泰雅爾中會寒溪教會Syat Nayuki黃志堅牧師分享「福音與文化的宣教策略」

泰雅爾中會比雅楠教會Hetay Hayung陳和平牧師分享「原鄉部落再發展模式」

排灣中會南世教會Lumeg蔡愛蓮牧師分享「原鄉部落兒童宣教策略」

彰化基督教醫院戴慧婷牧師分享「區域教會宣教聯盟模式」

新竹中會南崁教會蔡幸昇牧師分享「銀髮族社區關懷與牧養策略」

台南中會新興教會吳克勳牧師分享「都原與平地教會合力宣教的模式」

魯凱中會磐石教會Seehe梁景龍牧師分享「向特定職業宣教的模式」

布農族牧長合影


資料提供單位:資訊中心